欢迎访问乳制品网!

广告

广告

太空经济“升华”乳业,伊利光明如何让航天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

时间:2023-05-10 09:59来源:网络作者:admin点击:

导读: 太空食品研发成为影响太空事业前行步伐的关键一环,也成为推动民用食品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如今在食品行业被广泛采用的真空冻干技术、蒸煮包装技术,最早都来自太空食品。在此情形下,乳企也在角逐太空经济。自4月26日至今,光明乳业股价已经连续六个交易日翻红。这期间,除了发布一份单季净利同比增13.05%的一季报成绩单外,光明乳业联手中国探月工程也在上海推出一场科技味儿十足的创新空间展,展示十年探月合作的科技

太空食品研发成为影响太空事业前行步伐的关键一环,也成为推动民用食品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如今在食品行业被广泛采用的真空冻干技术、蒸煮包装技术,最早都来自太空食品。
在此情形下,乳企也在角逐太空经济。
自4月26日至今,光明乳业股价已经连续六个交易日翻红。这期间,除了发布一份单季净利同比增13.05%的一季报成绩单外,光明乳业联手中国探月工程也在上海推出一场科技味儿十足的创新空间展,展示十年探月合作的科技成果。
5月7日,光明乳业在北京宣布与中国探月工程战略合作再次升级。在这场发布会上,谈及在太空培育被认为是“食品工艺芯片”的菌种,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卫对媒体表示,光明乳业与探月工程这十年的合作,已经搭载了很多菌种,对乳品核心菌种性能的优化起到巨大的提升作用。

image.png

“整个菌种选育领域,中国这么多年进步很快,从20年前的跟跑,到现在是全面并跑或者是部分领跑。”陈卫表示,体现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包括光明乳业在内龙头企业推出的一些菌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这都是非常可喜的进步。
“航天育种”十年路
十年探月合作,光明乳业的身份标签也悄然生变。5月7日,在光明乳业与中国探月工程战略合作十周年发布会上,光明乳业从国内首家“中国探月工程质量保障对标合作企业”正式升级成为国内首家“深空探测工程质量保障对标合作企业”。
回顾双方十年合作历程,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葛平介绍称,2014年,嫦娥公司与光明乳业签订了《中国探月工程战略合作协议书》,授予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中国探月工程质量保障对标合作企业。葛平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讲,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光明乳业与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中国探月在质量保证上的对标合作是一种探索,也是一项创新,这种跨行业的质量对标合作,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对标管理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谈及十年来的探月之路,光明乳业党委书记、董事长黄黎明对包括《华夏时报》在内的媒体记者表示,“我们聚焦乳业核心技术,菌株的培育与研发,曾先后三次完成共计11株菌株太空深空搭载工作,是首家将菌株送上外太空,并实现地月往返的企业,也是唯一一家将菌株送入月球轨道的乳企,实现了植物乳杆菌ST-III、莫斯利安原产益生菌等多种菌株的太空之旅,并对航天菌株进行了多次实验和开发,实现乳业与航天的探索合作。”
黄黎明介绍称,光明拥有国内乳企规模最大,超过8000株乳酸菌菌种资源库,自主知识产权菌株50株,率先实现植物乳杆菌ST-III、干酪乳杆菌LC2W等自主研发菌株的产业化开发。
“在菌种的选育上面,航天育种是一个重要的途径。”陈卫对记者介绍称,因为太空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比方说失重或微重力,包括太空辐射的情况也不一样,所以航天育种是一个新的途径、一个战场,借助航天搭载可以从中选出性能更优良的产品。
“航天育种”,成为观察中国乳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扇窗口。不止是光明,近年来,国产乳业巨头伊利、蒙牛也已相继推出“太空菌株” ,探索航天科技与乳业创新的结合,为中国乳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开拓全新路径。
伊利也在布局“太空时代”
2022年4月24日是第七个“中国航天日”,200余项活动旨在进一步宣扬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理想信念,以航天梦托举中国梦,激发汇聚逐梦筑梦的磅礴力量。
伊利集团与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合作发布会隆重举行,伊利正式签约成为“中国航天太空创想乳制品官方合作伙伴”,并启动“未来乳业太空实验室”等航天科技与文化深度合作系列项目,中国乳业研发正式迈入“太空时代”。
星空浩瀚,探索不止。乳业龙头伊利与中国航天的融合发展,聚焦航天材料技术在食品包装的转化和应用、功能性产品创新等前沿研究领域,预示着更多航天科研和技术成果将助力人们的美好生活,助推中国乳业高质量发展。
多年来,一代代中国航天人怀揣着对太空探索的梦想,保持着对航天科技的热爱,积极探索宇宙的奥秘,追求科技创新的无限可能。这种精神与伊利多年来秉承的“不创新,无未来”理念不谋而合。

image.png

基于对科技创新共同的追求,伊利集团在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牵头下,与航天各技术相关单位联合成立“未来乳业太空实验室”,以研究专项的方式聚焦有应用前景的前沿研究领域,这是伊利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未来双方将联合航天有关科研机构在科研探索、技术转化、产品开发等领域全方位紧密协同,携手在航天新材料包装、太空菌株、碳卫星牧场监测、健康营养保障等领域开展密切合作,将先进的技术及产品带到消费者身边。
“航天事业与健康事业,一个放眼星辰宇宙,一个着眼烟火人间,正因为彼此对创新的赤诚追求,实现了‘在合作中创新,在创新中合作’。”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在发布会上表示,伊利将努力培育出更多满足极致营养要求和严苛品质标准的健康乳品,并通过“乳业+航天”互补互强的科研合作,助推中国乳业提档升级,助力中国航天技术创造美好生活。
“航天技术成果民用化并不是新鲜事,特别是在与大家息息相关的食品领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宇航学院航天飞行器技术系主任黄海对新华网表示,近年来,通过应用和推广航天技术,很多创新产品的落地实实在在地让国人受益。以伊利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动能。未来,伊利与中国航天将培育出更多多元化需求的高品质健康乳品。通过航天科技实现创新成果,把星辰宇宙带进烟火人间,致力于实现航天事业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常务副主任冯春萍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也表示,航天科技可以为中国乳品全产业链进行有效赋能,将间接提升中国乳企在全球科技创新格局的影响力。在多重极端的宇宙环境实验中,乳品的创新研发将诞生新的可能。
事实上,作为行业龙头,多年来伊利始终紧紧围绕国际乳业研发的重点领域,整合全球的人才、智力、标准等资源,搭建全球领先的创新平台,打造涵盖亚洲、欧洲、大洋洲、美洲等地领先研发机构的“全球智慧链”,深化科技创新探索,构建健康食品行业核心竞争力。目前,伊利在全球建立了15大创新中心,携手全球合作伙伴规划打造的集绿色、智慧、数字化等于一体的“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也在加快推进中,为打造“全球最值得信赖的健康食品提供者”奠定了坚实基础。而此次伊利携手中国航天,正式开启中国乳业研发的“太空时代”,势必牵引着中国乳业科研水平和能力的跃升。
头部乳企竞争白热化
对于中国几大头部乳企来说,“太空菌株” 只是掀开了市场竞争的冰山一角。
调研机构欧睿数据显示,我国乳品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006年的1684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6388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10%,预计未来几年我国乳品市场将延续增长态势,2025年我国乳品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100亿元。
伴随着我国乳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市场份额也正加速向头部企业集中。如果用乳企的营收等指标来划分,目前,我国乳制品企业分为全国性乳企、区域性乳企与地方性乳企三大类。其中全国性乳企包括伊利股份与蒙牛乳业;区域性乳企则主要包括光明乳业、新乳业等。有机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乳制品市场份额前三的公司分别为伊利股份、蒙牛乳业与光明乳业,市占率分别为23%、20%与6%。
在行业观察人士看来,随着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快速发展,不管是常温奶还是低温鲜奶业务,企业的配送范围在不断拉大,所以,全国性乳企持续下沉,区域乳企也加快全国化扩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于几大乳业巨头来说,除了不断涉猎新产品领域、加宽业务布局外,也必须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塑造上持续发力。
“虽然面对百年变局的不确定性,面对三年疫情的严峻考验,奶业同其他行业一样面临着消费需求的疲软,喷粉库存压力增加,成本上涨效益下滑等诸多困惑,但中国的奶业逆势挑战新冠疫情,2022年全国牛奶产量3932万吨,同比增长了6.8%,对全球的牛奶产量增长贡献率超过了45%,在全球视野下,中国品牌和中国元素占比日增,未来可期。”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亚清在5月7日的发布会上如此表示。
刘亚清认为,光明乳业开启乳业与探月十年合作,在有效助力中国探月工程的同时,高效完成了11株乳酸菌的太空深空搭载,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塑造上有了质的提升和深远的影响,这一战略合作既是一次成功的探索,更是一次更好的引领和示范。

-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广告

广告

热门标签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官方微博   |   联系我们

乳制品网- 陕西微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备案号:陕ICP备15016078号-7

本站申明:本站部分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其删除!QQ:1351954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