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时间:2019-07-24 09:41来源:作者:admin点击:
产学研联手解决产业关键问题
经过前期认真准备,近日,“农牧交错带牛羊牧繁农育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和“优质青粗饲料开发利用示范”项目正式启动。这两个项目的实施,对于依托农业技术试验示范与服务支持手段,引导传统草食家畜养殖方式变革,推动构建现代草食畜牧业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主要解决产业关键技术问题
“我国牧区资源禀赋很难支撑大量的牛羊养殖,超载过牧现象普遍,牧繁农育提了多年,现在终于有了项目支撑,工作推进有了很好的抓手。而优质青粗饲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是由此前实施的全株青贮玉米推广示范项目拓展深化而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孔亮介绍。这2个项目顺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形势和消费需求,它们的实施将产生良好的示范、推广和集成效果,将有力推进脱贫工作的开展,并促进农牧区域融合发展以及提高畜牧业整体竞争力。
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贠旭江表示,生产成本偏高、生产效率偏低等问题是制约我国草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其中包括优质青粗饲料不足、牛羊品种潜力发挥不足等,为此启动这2个项目,能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项目的实施不仅要关注项目关键技术研究的集成,更要关注其后期的示范推广和辐射带动效果,做好关键技术在示范企业的效果验证与示范工作,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成熟技术模式,并使其成功落地,真正发挥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所有的课题和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都是问题导向。农牧交错带牛羊牧繁农育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项目针对饲料营养价值多变、加工多样,牛羊母畜繁殖力低、幼畜死亡率高、育肥效果差,以及养殖成本高、产业竞争力低等3大问题,实现5大关键技术突破,集成试验示范牧区放牧、半农半牧区半舍饲和农区全舍饲的生产模式,根据不同区域资源禀赋的分类总结实施不同的模式,目标是建立农牧交错带牧繁农育体系。”农牧交错带牛羊牧繁农育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周振明介绍。
这5大关键技术是农牧交错带饲草料资源科学利用技术、牛羊基础母畜同期发情与高效产犊技术、哺乳母畜带犊(羔)放牧补饲与幼畜培育技术、牛羊低成本舍饲快速育肥技术以及农牧对接模式试验示范。项目将在内蒙古、山西、河北、辽宁、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8个主要省区农牧交错地区建设20个牛羊牧繁农育生产模式示范基地,集成示范牛羊牧繁农育重大关键技术,总结归纳若干种成功的牧繁农育经营模式,指导示范基地带动200个以上肉牛(含牦牛)肉羊养殖场户共同参与。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优质青粗饲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玉柱表示,目前,畜牧业发展对饲草需求逐步加大,饲料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我国亟需扩大青粗饲料来源,促进青贮玉米、苜蓿、燕麦、甜高粱和豆类饲料作物种植,并切实提升优质青粗饲料青贮品质。由于标准化青贮技术方案与品质调控技术的普及程度仍然较低,存在青贮原料营养水平不高、加工贮藏技术忽视饲草属性差异、质量控制参数粗放等问题,导致青贮饲料品质较差且不稳定,不利于家畜日粮调制与营养供给水平的稳定。此外,当前奶业历经多年推进,集约化、规模化程度显著提高,青贮饲喂技术成熟,对青贮饲料的需求趋于饱和。而肉牛肉羊(肉驴)饲喂青贮饲料在技术层面尚存在一些亟需突破的关键点,推广示范力度也有待加强。随着产业扶贫工作的深化,近年来驴产业迅猛发展,也对优质青粗饲料青贮利用提出了推广示范需求。
为此,优质青粗饲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围绕青粗饲料资源开展重大关键技术的配套集成与应用、种养结合模式研究与示范,重点开展农牧交错带青粗饲草料资源饲草轮作复种、调制加工、品质调控、饲喂技术研发、配方研制、肉品质评价试验示范。将在内蒙古、山东、河北、河南、湖南、宁夏和新疆7个农牧交错带省区建设14个肉牛、肉羊和肉驴的饲养示范基地,集成示范青粗饲料资源重大关键技术,指导示范基地带动200个以上草食家畜养殖场户应用先进青粗饲料技术模式。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罗海玲认为,截至目前,我国的青粗饲料特别是秸秆的利用率还不足10%,这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青粗饲料最好的利用方式是通过牛羊来进行产品的转化,提高产品的效率。项目的实施从青粗饲料的种植、收获、加工包括饲喂之后的产品效率等形成产业链,从而解决过去一直存在的一些问题,使技术用到实处,让养殖户能够脱贫增收。同时,生产出来的产品要真正符合消费者对健康安全的要求,要有市场,才能使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
甘肃兰州大学反刍动物研究所教授李发弟表示,目前,我国草食畜牧业产业模式和组织模式还没有突破。虽然现在各地成立了很多合作社,但很多较为松散,没有真正起到引领生产发展的作用。要依托项目做技术集成和试验示范,形成可复制的组织模式和产业模式。
“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的意义在于,在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基础上,通过持续创新和高效整合,实现关键新型技术之间的有效匹配,提高现有技术集成应用水平和产出效率,并通过因地制宜不同模式的示范推广,带动和推进整个行业相关领域整体技术产出水平的提高。”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畜牧经济研究所中心主任王玉斌说道,“这是技术创新及时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更好适应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最终实现牛羊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和成本的有效控制,为社会贡献更多更好的牛羊产品,满足人们膳食结构优化调整和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产学研联合试验示范让项目落地推广
两个项目集成了国内多个在草食家畜和牧草专业具有突出研究水平的科研单位。其中,农牧交错带牛羊牧繁农育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由中国农大肉牛团队、中国农大营养饲料团队、中国农大畜牧经济团队、中国农科院肉羊团队、内蒙古民族大学肉牛团队、山西农科院牛羊团队、河北农大牛羊团队等13个技术专家团队,以及20家企业的示范基地承担。优质青粗饲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由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研究所、新疆畜牧科学院、云南草地动物研究院、河南农业大学等8家技术支撑单位,以及14家企业的示范基地承担。
“项目推进的主要难点是普及推广,这不是一个点的试验,而是面上的推广应用。”玉柱表示,过去的很多实验示范对产业和行业的连续性服务关注不够,没有达到上下游紧密链接的效果,这次项目让企业参与其中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集成技术研发必须要摸索一个新的模式或思路,产学研合作进入产业化发展。企业有积极性,发展的瓶颈专家来解决,在利益连接机制上更明确,整个链条都受益,共同组建示范区的建设。”
“我们之前参加过全株青贮玉米推广示范项目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今年的项目实施和往年有很大不同:往年经费由省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给企业逐级拨付,今年中国农大中标后直接对接企业,省却了中间环节。”河南恒都食品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赵静说道。该公司实行从种植、养殖到屠宰加工一条龙产业链接,一直和河南农业大学密切合作,共同研究肉牛饲料最佳配比,并推广饲料种植,带动合作社和农户提高经济效益。公司本身建有食品加工厂,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直接在食品加工反映出来。去年公司所在的泌阳县种植了青贮玉米4万亩,年收获饲料12万吨,无论从经济还是生态角度,效益都非常可观。
陕西秦宝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涛平则认为,对企业和农户来说,应用集成技术可以增加养殖效益。作为规模化全产业链养殖企业,在技术集成和示范方面更有推广效应。
“我们所在的地方是国贫县,当地最大的优势产业就是肉牛养殖。目前我们企业的养殖模式是千家万户的分散繁育,然后企业规模化集中育肥。我觉得通过这次参与试点示范,把国家队的技术导入进去,成本肯定会下降,效益一定会提升,从而解决我们的发展难题。同时,整个地方的养牛水平也提高了。”内蒙古通辽市牧国牛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董林华表示,“相信会很快见到效果。”
-广告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1 陕西微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备案号: 陕ICP备15016078号-7
本站申明:本站部分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其删除!QQ:1351954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