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24日讯 由国务院食安办指导,经济日报社主办,中国经济网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分论坛——“中国乳业十年”6月24日下午在京举办。论坛上,《中国乳制品行业现阶段发展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
《报告》指出,近十年来,我国奶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牛奶年产量稳定在3000万吨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测算发现,进口乳粉与国内生鲜乳价差超过1元/千克时,乳企将采用进口乳粉作为原料,采购国内生鲜乳的积极性下降,从而引起国内生鲜乳价格下跌。
《报告》指出,从2014年以来,生鲜乳价格持续下行,并连续4年处于低迷态势,截至2018年7月,国内奶牛养殖户总数只有3.56万户,较2011年大幅下降九成。2018年下半年后一直保持小幅增长,并在2019年2月份出现2015年以来历史高点。预计2019年国内奶价呈温和上涨态势,整体涨幅不会太大。
在影响生产的因素分析方面,《报告》指出,由于国家扶持力度较大 ,推进奶业振兴;
监管力度增强,质量安全提升;乳企技术升级,生产渐智能化。不仅使我国乳制品抽检合格率连续数年高达到99%以上,质量安全水平为历史最好时期。而且,依托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物联网等新技术,伊利、蒙牛、光明乳业、君乐宝、飞鹤等已全面升级乳业生产智能化水平。
《报告》指出,从消费现状看,一是高端化、低温化产品需求旺盛。尼尔森数据显示,2017年下半年至2018上半年,我国低温奶销量同比增长5.9%;低温酸奶市场增长也很快,平均增速也在10%左右。同时,消费向品质化、高端化升级,如羊奶粉、有机奶粉被广为接受。再者,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简称“特医食品”)等特殊配方奶粉市场潜力巨大,国内外主要乳企都在推进特医食品市场拓展步伐。
二是低线市场增长快、品牌观念增强。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液态类乳品零售额明显高于一二线城市同类产品零售额增速,农村地区消费者也开始注重品牌消费。
三是低线城市消费能力较强、市场竞争趋烈。三四线城市消费能力提高,但由于乳制品消费习惯形成中,对奶粉认知度偏低,国外品牌具有质量安全“先发”优势,更具消费偏好。国产奶粉也将面临国外品牌渠道下沉所带来以提升集中度为核心的“大吃小、强吃弱”残酷市场竞争挑战。
四是电商渠道乳制品销售增长迅猛。2017年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商消费国,跨境电商销售数据分析显示,购买奶粉人数最多。但是,由此也带来电商渠道产品假冒伪劣问题层出不尽,跨境电商成了许多不法分子及不良商家走私假冒洋奶粉的集散地,尤其是雅培、美赞臣、雀巢等国外知名品牌奶粉,频繁被“假冒”。
在进出口贸易方面,《报告》指出,2008年是我国乳制品贸易的“分水岭”。因“三聚氰胺”事件,导致国产乳制品被全球多国“封锁”,出口一度停滞,进口大幅增加。从进口品类看,我国进口的乳制品主要有奶粉、鲜奶、乳清粉、婴幼儿配方乳粉,其中奶粉进口量占比最大,其次是鲜奶。不过,在《电商法》出台后,以前靠“赚差价、不缴税”的代购,利润空间被压缩,市场规模萎缩,这对进一步规范跨境电商,保障国内消费者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中国自由贸易化程度提高,推动乳企加快参与国际化,促使乳制品贸易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带一路”提高了我国乳企与沿线国家的乳制品贸易投资合作的机会。蒙牛、伊利、君乐宝等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奶源、研发、生产等方面合作,并将产品出口到多个国家,加快走出去。二是中新和中澳自贸协定签订对我国乳制品进口影响较大。目前,我国已与20多个国家签订自贸协定,其中与新西兰、澳大利亚两国签订的自贸协定对我国乳制品进口影响最大,将提高从两国进口乳制品的数量, 且进口价格将更趋于合理。
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断加大转型升级和创新力度,具有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乳制品企业并购经历了2011-2014和2017至今两个阶段。二是乳制品在国际化发展方面,不仅获得国外优质价廉乳资源,有效补充了国内乳资源;而且,迎合国内消费市场需要,提高品牌美誉度和综合竞争能力,提升了企业技术、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
《报告》指出,未来中国乳品在国内市场上呈现出如下特征:乳品消费升级加快,产品结构不断升级;产品质量监管趋严,产业链联系更紧密;企业兼并重组加快,行业集中程度提升;进口量将继续增长,向深加工产品倾斜;“少子老龄化”加剧,服务消费成主流。在国际市场化发展方面则呈现出如下特点:进入国际品牌打造阶段、品牌国际化进程加快。
为推动中国乳业未来国内外市场的快速稳健发展,《报告》提出了三条发展建议:
一是严格跨境购监管,政府继续完善建立相关法律法规,从政策层面有效规制跨境电商企业和平台的违法行为,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是强化液态奶监管,整顿品牌杂乱现象。我国乳制品主要消费产品是液态奶,占比超85%。目前,随着液态奶进口数量和品牌不断增加,我国液态奶市场面临品牌“杂、乱”,代加工产品“鱼龙混杂”,质量安全风险增加等问题。因此,整顿液态奶品牌乱象,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品质,保障液态奶消费安全,应成为行业监管的重点之一。
三是加强食安谣言治理,促进消费信心恢复。近年来,社交媒体、网络软件等新兴媒体流行,加快乳业网络谣言传播速度,影响面大,危害性大。因此,构建良好健康的乳业消费环境,提升乳品消费信心成为现阶段我国乳业发展的首要。
-